小病小痛都靠萬能抗生素?這樣濫用當心出大事
日常生活中,難免出現小病小痛,許多人都會選擇服用抗生素來消炎止痛,抗生素甚至成為許多家庭必備的萬能藥物。可你知道嗎?濫用抗生素,不僅會對體內正常菌群造成不良影響,嚴重者甚至可能致殘或致死!
抗菌藥物濫用會產生許多危害,主要表現在細菌對抗菌藥物產生廣泛而迅速的耐藥性,細菌耐藥性的產生和不斷增加會破壞生態環境,引起菌群失調,嚴重威脅人類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應用抗菌藥物(特別是廣譜抗生素)在滅殺致病菌的同時,也會對體內的正常菌群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破壞人體內微生態環境的穩定,引起菌群失調、二重感染和造成內源性感染(醫院感染),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長住院時間,增加病死率,增加醫療費支出。同時,還會引起不良反應及藥源性疾病的發生,如肝、腎損害,藥物性營養不良等。抗菌藥物產生的不良反應大都具有漸進性、積累性,故有一定的隱蔽性,一時難以覺察,會逐漸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
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才能避免抗生素的濫用呢?
首先,一定要請醫生診斷明確,切勿因是“小病小痛”而擅自購買和服用抗生素,以免造成病情的延誤或不良反應的發生。
其次,服用抗生素必須按照醫生處方,按時定量,切忌時斷時續服用,凡是口服藥可以收到效果的就不要注射,能夠肌肉注射的就不靜脈注射。
同時,用藥后要隨時注意觀察病情的變化,及時反饋各種異常情況。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的患者要及時停藥并就診,感冒發熱時不要隨意使用抗生素,因為不是所有的發熱都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
最后,不能認為越是新的、貴的抗生素療效就越好,每一種抗生素都有各自的適應證,更不要隨意應用抗菌藥物預防細菌感染。
資料來源: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本文由西安交通大學衛生發展與改革中心主任王明旭進行科學性把關。